程序开发者应该记住一些计算机中基本操作所需的时间,以便能编写高效的程序。例如说:
* 1 纳秒——访问一级缓存
* 100 纳秒——访问内存
* 16,000 纳秒——随机访问 SSD
* 150,000,000 纳秒——从亚洲到美洲之间互相 ping
但是这些数字并不代表全部。了解科技与互联网界的一些其他事情所花费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。例如说:
* 10 秒——微博喷子发表一篇评论。
* 90 秒——重启你的 2018 款 MacBook Pro,因为 TouchBar 又卡死没反应了。
* 30 分钟——将新代码部署到生产系统。
* 45分钟-2小时——发现新部署的代码存在严重问题。
* 2-3 小时——周六下班从工作单位回家。
* 5-8 小时——用学校破网 git clone 大型项目的源代码。
* 1-2 天——修复机房被挖断的光纤。
This is insane: You destroyed a pin on your vintage chip while modding the board? No worry! Just decap the chip a little bit with a Dremel and solder a jumper directly to the bond wire! The real component/chip-level repair... #electronics
https://hackaday.com/2019/03/21/a-steady-hand-makes-this-chip-work-again/
It is proven! I am alexmartin on Keybase: https://keybase.io/alexmartin/sigchain#e49a336b5890042c32b1e84f4ce2f8362b0ccf9c326fcbb300b2ad6c53a6e7a10f
美国费米国立加速器实验室计算中心宣布 Scientific Linux 项目正式停止。https://lwn.net/Articles/786422/
Scientific Linux 是由费米试验室、CERN、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德国电子加速器项目联合开发的发行版。其历史和 CentOS 一样悠久,都是 2004 年发起,且都是以 RHEL 重新编译为基础,由社区支持的发行版。虽然动机是满足实验室内部需要,但也是面向最终用户发布的通用发行版,一直是 CentOS 之外另一个显眼的基于 RHEL 的社区发行版。如今随着项目停止, 也标志着一段历史的结束。🕯️ 🕯️
实验室科学计算主任 James Amundson 表示,由于深层地下中微子实验项目(https://www.dunescience.org/ )涉及的国际合作,需要和各个实验室和学术机构建立统一的计算环境(* 因此他们认为继续开发 SL 已经没有意义?)。SL 6/7 仍会支持到生命周期结束为止,并感谢所有贡献过项目的参与者。但实验室在未来将部署 CentOS 8 而不是再开发 Scientific Linux 8,并和 CERN 继续合作使其成为一个更好的高能物理计算平台。
@PeterCxy 快把一加加当主力机(x
@Miyamizu_Mitsuha 哦原来是有限制的,每次只能传4张(
*求转* 各位如果觉得 Mastodon 网页很难用的话,请务必试试看 https://cuckoo.social/ (by @NanaMorse ) ~界面和体验上都比较接近 G+ (比如回复功能),而且比原版的用户交互要改进不少。
安卓用户的话,也可以试试看 @Hallbin 的 Avalanche 。功能介绍和下载: https://pawoo.net/@Hallbin/101703634501545140
两位开发者都是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人,而且更新迭代速度很快,如果有什么 bug 或者改进的建议可以随时在 Pawoo 联系他们,经常马上就能解决~
祝大家都能用上更趁手的客户端, Mastodon 也能更活跃~
Virology / Microbiology / Open Source Enthusiast